五更寒:古诗中的凝重与思考之美

admin

  导言:“雅昌月度策展人影响力榜单”是雅昌艺术网从媒体角度对当代艺术领域的策展与展览呈现进行全面搜集、记录与跟踪,从专业角度解读“策展人”每月所策划的展览在学术性、策划执行、公众认知及影响力、国际化推广、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与创新。

  2月18日 策展人:杨超 “城墙之外”2017西安当代艺术展 西安美术馆

  2月21日 策展人:杨青青 “聚场”转媒体艺术展 上海当代艺术馆

  2月21日 策展人:王绍强 “质朴与温度”林毓豪回顾展 广东美术馆

  2月24日 策展人:柳淳风 “东方物语”亚洲青年艺术邀请展 中国美术馆

  2月25日 策展人:许晟 施雯 “白影”周力个展 上海余德耀美术馆

  2月25日 策展人:付晓东 进化论之纸本展 空间站

  

  策展人:杨超 展览:“城墙之外”2017西安当代艺术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西安的当代艺术,三十多年来经历了什么?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城墙是西安的历史地标,也是西安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实体,城墙既是防御之墙又是传统和现代的精神界墙。如果把城墙以内比作传统文化的聚合地,那么城墙以外就是当代文化的乐园,这个当代文化乐园的建立需要首先在精神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转变思维就是要推到精神上的城墙,使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进行有效的对接,突破城墙思维,从精神上走出城墙,建构现代西安的当代文化体系。”——策展人杨超将1981年视为西安前卫和实验艺术的一个起点,三十年来西安当代艺术的发展不断起伏,这次展览试图推倒“城墙”,从“原点出发”。

  

  “1981年西安一些具有前卫思想的艺术家举办了一次在西安美术发展史上具有影响的前卫艺术展,但也是昙花一现。九十年代,西安出现的当代艺术家在这个艺术氛围极其保守的土壤上难于生长,甚至被冷嘲热讽,其生存状态惨不忍睹,部分艺术家远走他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千禧年,西安基本没有当代艺术展览和当代艺术活动,留在西安的艺术家依靠自己的生存能力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当代艺术的种子,其精神值得我们尊重。”——杨超馆长这样看待西安当代三十年。

  展览学术主持,批评家彭德总被外地同行问:“西安有当代艺术吗?”彭先生说:本展做了肯定回答。

  “我认为这场展览是西安当代艺术的原点,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次西安当代艺术大规模大展。”2017“城墙之外西安当代艺术展”上,策展人、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这样定位此次的西安当代艺术展。

  展览现场:凝重的西安风格

  本次展览共计41位艺术家参展,参展作品近228件。设立了由彭德、方力钧、冀少峰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展览学术委员会,参展作品由展览学术委员会集体推荐和投票产生,不仅包括活跃在西安本地的优秀当代艺术家,还首次将从西安这片土地走出去,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颇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加入。

  2017“城墙之外”展览作品涉及了架上绘画、装置、雕塑、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但是并没有按板块和艺术家年龄来做划分。基本上根据作品多元呈现出来。若果非要分,也只有“纪实摄影”作为一个独立单元在西安美术馆的一楼的展厅单独呈现,选取了80年代摄影界“陕西群体”中的四位代表艺术家:侯登科、胡武功、石宝琇、潘科,是一种致敬。

  

  

  

  纪实摄影板块之外,参展艺术家作品由刘克成先生主设计和陈列,为了呈现艺术探索的多元、平等,展览并未划分单元,而是根据作品需要的展出效果分三个展厅陈列。布展也是当代艺术的再创作,很多作品因与其他作品对话,而产生了新的内涵。

  这场展览也许是个契机,与1981首届西安现代艺术展形成呼应。“城墙之外”之后,西安当代艺术群体也许已经形成。在视觉效果上,同北京的多样而刺激、沪杭的洋气、广州的轻松、湘汉滇贵的野逸、成渝的火辣相比,西安的当代艺术也有着彼此相近的风范:凝重。或是色调的凝重,或是情调的凝重,或是题材与内涵的凝重,同西安古城的文脉、现实和西安人的特质协和,凝重的同时也都脱出了固有的城墙思维。

  展览中还将西安当代艺术大事件将以年表的形式整理,首次通过文献的方式梳理出一条较为全面的西安当代艺术发展线索。

  策展人:杨青青 展览: “聚场”转媒体艺术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以“转媒体艺术形态”打破美术馆展览常规

  “聚场”——转媒体艺术展由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教授杨青青策展,结合国内外知名当代艺术家把“转媒体艺术”Transmedia ART 这个概念融入在上海当代艺术馆新展中。

  策展人认为,“转”,是艺术灵思的对撞,是创新能量的叠加,是人类通感的增强物化。于是,在视觉与听觉、触觉与嗅觉、实体觉与虚拟觉等等混沌纠缠,产生了空前的转媒体艺术形态,是概念,是方法论,更是“觉的自由转换”。

  展览力图打破对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媒介的理性定义,跨界游走于思想,情感,表达,意识的模糊框界地带,进入由转媒体延伸发展出崭新而独特的情景表述和展现样式。

  

  许江&袁柳军, 山水离歌 Farewell Song for Landscape, 金属,弹力织物,金属线 Metal, elastic fabric, metal wire, 65×50×145cm×24, 2016

  

  杨振中, 消毒 Disinfect , 6屏录像装置,16:9 HD, 6 channel video installation, 16:9 HD, 2015

  展览现场:剧场化、体验化

  展览作品丰富,跨越多种媒体形态。同时亮相此次展览的重头戏“转媒体艺术+”剧场《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曾应邀参加2016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并在国家大剧院等剧场演出。

  展厅中央摆放的钢琴和椅子勾勒出剧场空间,背后的整面展墙上播放着艺术家杨泳梁、许以所做的影像作品,等到演员进入空间后,它们便成为活色生香的“舞台背景”。该作品以往的演出片段也以影像作品的方式在展厅中展现。据介绍,《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由钢琴家顾劼亭创作,她把钢琴与昆曲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巧妙结合,通过德彪西(钢琴)与杜丽娘(昆曲)两个剧中人物的“相遇”及“平行”关系,表达了东西方文化的相知、相通和相融。演出分为四幕,分别为前生今世、游园惊梦、月色满亭、梦残魂断+尾声,单场时长为15到20分钟,分别在四天进行。在售票网站可见《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的单场票价为120元,四场联票则为380元。

  

  

  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 剧照

  花120元来艺术馆看一场15分钟的短剧是否太过昂贵?“其实120元中还包含50元的展览门票,而且参与表演的都是艺术名家,在演出结束后,还会有和观众交流互动的时间,总体时长将为1小时左右。”杨青青解释,美术馆内没有座椅,观众只能站着看演出,每场控制在20分钟左右,也是考虑到观众的承受度。演出中还将使用AR技术,带给观众独特的体验。

  策展人:王绍强 展览:“质朴与温度”林毓豪回顾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新中国城市雕塑代表个展研究

  “质朴与温度——林毓豪回顾展”为纪念逝世20周年的林毓豪先生而举办,较为完整地回顾了林毓豪的艺术历程。

  林毓豪(1940- 1997年)出生于海南黄流镇,活跃于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作为成立于1992年的中国雕塑学会的早期会员,林毓豪是广东雕塑家群体里的中坚力量。

  

  林毓豪

  林毓豪创作量的很大、中型城市雕塑和纪念群像有30多件,分别耸立在南京、广东、海南等地,其中代表作有《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群像原稿、《鹿回头》、《新花》、《孙中山胸像》、《黄河英魂———冼星海》、《省港罢工》等,不少作品成为所在地城市的地标。

  作为改革开放后最为活跃的雕塑家之一,林毓豪经历了新中国雕塑史上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即新中国城市雕塑的第二个大发展阶段。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率先迈出改革开放步伐的广东,在潘鹤等人的不懈推动下,室外雕塑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发展起来。

  

  《鹿回头1米》石膏 106X80X52cm 1985年

  林毓豪大量地塑造了来自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物肖像,为他所创作的公共纪念性题材作品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林毓豪创作的大型室外雕塑已遍布中国各地,他也以雕塑确立了其在艺术界的名望与地位。

  广东美术馆一贯关注和发掘20世纪本地艺术家的个案,并对他们的个案进行研究。展览集中呈现了林毓豪的艺术风貌:沧桑的历史感,质朴是艺术品格,而这些都来自他独有的雕塑艺术语言和技术手法。林毓豪这些充满他的体温和手感的雕塑和画作,能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一种改革开放年代的积极进取精神。

  展览现场:多角度回顾林毓豪艺术历程

  展览共有展品140多件,包括雕塑、绘画作品及相关文献,较为完整地回顾了林毓豪的艺术历程。林毓豪创作的大、中型城市雕塑和纪念群像有30多件,分别耸立在南京、广东、海南等地,不少作品成为所在地城市的地标,代表作有:《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群像原稿、《鹿回头》、《新花》、《孙中山胸像》、《黄河英魂——冼星海》、《省港罢工》等,大量代表作都可以在展览中看到。

  在林毓豪留下的三件划时代的室外大雕——— 《先驱者》、《鹿回首》和《鉴真登岸》的创作中,他同癌症的生死搏斗精神始终贯穿其中。

  

  

  林毓豪先生并没有局限于写实主义雕塑的创作,在改革开放的1980年代,中国雕塑界也放眼世界,借鉴西方现代雕塑,积极地进行雕塑材料和形式语言的探索。林毓豪先生也在日常的架上雕塑创作中,进行了多方面的雕塑语言的探索。例如《鸟》(1981)的创作中对民间艺术的装饰性的研究。《鱼》(1987)对于抽象性语言的探索。《大海扬帆》(1988)中所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大地生命》、《充实》(1990)对亨利·摩尔的研究借鉴。林毓豪先生的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正是那一代中国雕塑家的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广东雕塑家群体走在中国雕塑前列的一个缩影。除雕塑之外,林毓豪还涉足水彩画、国画、版画等其他艺术门类,作品数量甚众,这些亦都在展览中有所呈现。

  策展人:柳淳风 展览:“东方物语”亚洲青年艺术邀请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以“物”作为线索的青年艺术呈现

  此次展览是文化部组织的“2016年全国美术馆优秀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展览项目的一部分。“物”作为此次展览的方法论线索,彰显了青年艺术家对材料、空间、尺度与自身本我关系的表征。展览中亚洲青年艺术家前卫的构思、丰富的想象,细腻的观察,经由丰富多样的艺术语言展现了传统东方文化与全球化的现代文明的汇聚与交融。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突破常规的展陈模式,突出建构具体作品与展示空间之间的关联,以呈现当代艺术创作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展览现场:东方精神的当代语境

  展览展出了17位亚洲青年艺术家的最新作品20余件,旨在探讨处于全球化浪潮中的亚洲,当代艺术家如何使用艺术语言探寻与西方及全球的对话方式,如何将东方的传统文脉传承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亚洲特殊的东方精神如何在当代语境中生长。展览作品的形态包括绘画、装置、影像、雕塑等,在展览中,观众可以领略多元丰富的亚洲当代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亚洲青年艺术家们与众不同的创造力。

  策展人:许晟 施雯 展览:“白影”周力个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东方意境的抽象空间

  艺术家周力的作品显示出东方意境与西方抽象美学的结合,本次展览亦通过各类作品呈现了艺术家鲜明的创作特色。本次展览是周力献给父亲的展览,它有怀念,也有温暖。这也是艺术家自2001年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之后,经历十多年的思考、寻找与调整,重新出发,在国内举办的第一个大型美术馆个展。

  对于周力的抽象作品和它们的线条关系,策展人许晟总结:“周力在2001年左右开始尝试抽象作品。最初,她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早期——包括西方印象派、立体派影响,作品以表达块面为主;2005年以后,线条在她的作品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些线条的材质、走势都是千变万化的;后来,她开始尝试装置作品,她考虑了线条和空间的关系,并将装置的实践经验融汇到新的绘画创作里。可以说,周力经历了从绘画到装置,又从装置回到绘画的过程。”

  

  艺术家:周力

  

  策展人:许晟

  “第一眼望去,周力的作品里充满了线条的魅力。作品的重心不在上下左右,而在画布背后,或者装置的里侧,那些视觉所不到,却可以察觉的地方;所以,作品是飘逸和轻盈的。”

  从中国书法的书写性中得到启示,周力用线条、轮廓和韵律让作品柔软和力量兼具。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具有自动书写的特征,从小打下的笔墨功力,也成为画面中的主要形式要素和造型基础。她作品的线条和空间一直在运动和变化着,它们很难被作为静态的画面去观看,而是被流动的力量所牵引。

  周力在画面中研究线从白色到有色彩的变化。她的抽象世界是经验性的,抽象成为她验证幻象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界限的一种语言方式,也是她精神性超越的一种有效媒介。

五更寒:古诗中的凝重与思考之美

  近些年周力开始创作大型的装置,作品从“记忆的碎片”、“尘埃”系列到“格致”等等。虽然是两种极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她认为,从架上绘画到装置并不是不是转变,而是顺其自然。“因为绘画已经不能完整表达出我情感,而立体的装置却能弥补我在艺术表达中的不完整,所以从平面的绘画衍生到立体作品”。

  展览现场:由内心而生的空间场域

  作为跨媒介艺术家,周力在本次展览近1000平米的矩形主展厅中,将以她近两年创作的抽象绘画作为展示的核心部分,与环境中的声音一起,构成由内心而生的空间场域。展览囊括绘画、装置和影像,结合静谧的平面创作和声音,传达她对抽象艺术的最新探索。

  

  

  

  整个展厅被一片黑色笼罩。周力以一件巴掌大小的灯光装置拉开展览序幕。那件作品中,一条弯曲的“线条”显得尤为耀眼,它似乎预告着“线”在展览和周力作品里的重要性。这些线条,以其不同的力量,或柔和、或坚韧地徜徉于每一件作品中。“线条和抽象艺术一样,都是自由的,但它是相对的自由。就像书法,它需要长时间地练习和扎实的功底,否则字无骨架。”

  在一件2017年的视频影像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艺术家是如何把握这些线条的:她曾将作品平铺在地上,手持不同大小的画刷,整个人弯下腰进行涂抹;也曾用刷子的一侧按压式地拖出一面灰黑的色块。“其实,我什么方式都尝试过。不过,我近些年开始做减法,因为当我达到想要的内容,技术和手段就不那么重要了。”周力告诉雅昌艺术网。

  

  策展人 : 付晓东 展览:进化论之纸本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以纸媒介的使用方式为实验对象

五更寒:古诗中的凝重与思考之美

  这是空间站继2014年“纸本展”之后,第二次以“纸本展”为题目,进行的以纸媒介的使用方式为实验对象的展览。

  纸的原始记录功能概念在展览中得到恢复。纸本所具有的不稳定性、功能性和未完成性,使它成为最为便捷、鲜活的对于idea的呈现。

  这次展览的思路起源于催眠师季彦岑和合作者的一次自动书写的遗迹,当人的意识完全被封闭之后,潜意识激发肢体会留下怎样的痕迹。同样也来自于浙江民间的六十一代天师符箓。这些符箓记载了人与天地鬼之间互相沟通的方式。而这些作品起初,并非是为了作为艺术品而被创作出来。

  

  

  进化是在生物种群中进行的,“进化论”是指突发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积累,是生物进化和物种产生的基本形式。目前,当全球网络洗礼每一个角落,社交媒体连接每一个个体,个体性自我意识已成为普遍现象。如同生物的寒武纪大爆发一样,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也将成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同样,适者生存的原则,又会与进废退的理论共同发生效应,不断的从外因和内因来巩固和积累突变。随着网络化生存,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登上舞台,我们这个时代已经爆发了巨大转折。作为生命现象演进中的一环,如何认识已经被迅速改变的种群关系,失去工具化劳动属性之后思考人的价值和意义?如何摆脱“后视镜”原则,从更大的尺度上去思考艺术现象?才能真正的认识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的真相。我们尽量的来搜寻这个时代发生变异的端点,汇集起来,形成这个展览,来观察文化物种在时间中不断的演化。

  展览现场:即兴小日常与超验幻想的并行

  本次展览既有在规则游戏中完成的阿掉队小组的《色彩规则》和“睡庙”笔会;有董天昊日常生活化的大量的写生手稿,这原本是为他搜集素材和练习所用;有梁硕游记体的拼贴、混搭、多元的《渣记》;也有张业宏一个月的毛笔日记;康学儒的关于艺术史思考的图形笔记。这些作品作为日常生活之余的记录、保存、即兴等功能的承载。也有来自于潜意识经验和魔幻现实相结合的撒旦君的《华夏异事录》和《春宫图》,以及唐乙的系列综合材料拼贴的卡片型幻觉化的图形等等。

  

  董鹤作品 宫娥 纸面综合材料,150×180cm,2015年

  

  代化作品 顶起,倒下 数码图片 58x240cm 2008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