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者国语:探索语言与文化的深度交融

admin

  牛仔与牧师的根骨

  由美国的太平洋战争电影说开来

  

《父辈的旗帜》

  如今,保守主义卷土重来,而不少国人对此抱着看美国笑话,还怀着民粹战胜精英的恶作剧式的快感,一些深谙美国社会的华人精英对此感到痛心疾首。因为他们深知这个“牛仔加牧师”,鼓励强者生存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关注公正和平等,向往自由与多元是多么不易,而退回到保守和排外是多么轻易。作为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移民国家,这又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我们艳羡的是什么样的信仰

  

《血战钢锯岭》

  梅尔·吉布森最新力作《血战钢锯岭》(以下简称《钢锯岭》)在美国影坛战绩颇丰,入选多个评论协会的年度十佳,更荣获金球奖三项提名、奥斯卡六项提名及两个奖项。而之前上映的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成绩不佳。1989 年,奥利弗·斯通的著名反战电影《生于七月四日》中残疾的越战英雄返乡后参加国庆典礼,勋章在身,耳边却回响着轰鸣和惨叫。李安此次以高技术力图让观众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感受,同样把伊拉克战争的伤痛、困惑和士兵们在“超级碗”上的爱国表演并置。

  

李安此次以高技术力图让观众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感受,同样把伊拉克战争的伤痛、困惑和士兵们在“超级碗”上的爱国表演并置。

  风华正茂,却在战争创伤后遗症中沉沦的士兵还要自欺欺人地装扮成美国英雄供人欢呼,这将那些宏大叙述“祛魅”。吉布森则以简单粗暴的形式手段,饱蘸上狂热的宗教激情,这让他的“复魅”如此成功。当然,吉布森选择表现二战以及一战,这本就是让美国崛起为世界霸主的荣耀之战。李安镜头对准的伊拉克战争则是“另一场越战”。《钢锯岭》的热映或许因为美国人已消沉太久了,毕竟二战之后,再也没有一场战争能让美国人感受到毫无保留的自豪。在经济不景气,国内外矛盾加剧的时代,他们也已经受够了那些多元自由的价值与政治正确的束缚。

  

文气的安德鲁·加菲尔德饰演的道斯朴素诚实,他身体力行地参军报国,救护同胞,有别于物质崇拜和精致利己的自私,是时下国人缺乏的品质。

  《钢锯岭》也被中国影迷热捧,一时间“口碑和票房齐飞”,最终在国内狂揽4.27 亿元。这首先因为影片暴力刺激又简单易懂,符合大众欣赏趣味。其次题材是“抗日”。影片在国内上映时正值南京大屠杀79 周年公祭日,可谓十分应景。美国“抗战”大片的磅礴和考究被国人用来挤兑国产“雷剧”。文气的安德鲁·加菲尔德饰演的道斯朴素诚实,他身体力行地参军报国,救护同胞,有别于物质崇拜和精致利己的自私,是时下国人缺乏的品质。他不被人理解的年轻人的执着,也极易引发共鸣。道斯作为一个士兵不杀人而救人,这巧妙地符合了博爱,人道的普世价值。让观者对他这位战争英雄唯有感动,绝难苛责。如果战争真的到来,没人不会期望有这么一位“神一般的队友”。

  

对美国而言,现代化不等于世俗化,他们的总统手按《圣经》宣誓就职。

  但这部被国人视为“反战”和“人道”的《钢锯岭》实际上是陷入宗教狂热,鼓吹保守主义价值观复归,好战的“神道”电影。中国观众不明就里地羡慕主人公道斯有“信仰”,只因为不明白他所信为何。中国世俗的儒家传统和当代以来的唯物主义教育让国人难以洞察影片背后的宗教意涵,难以理解道斯的信仰世界和信教国家的狂热激情。吉布森作为天主教右翼人士,他在天主教中也属于极端保守派。罗马天主教早已放弃了反犹和排异,而吉布森因为借电影反犹太和酒后称“带犹太血统的全都是一群杂碎!”引发公众哗然,再没有一家电影公司敢和他合作。他靠自己的“圣像”制片公司继续创作,更出资在加州建造一座保守主义组织“神圣家族”的私人教堂。在他看来,自己才是决不妥协的虔诚信仰者。《钢锯岭》主人公道斯则是美国南方的“基督复临派”信徒。他严守安息日,严守十诫等行为,都只是这个基督教(新教)右翼派别的教徒必须严守的清规戒律。

  

《钢锯岭》主人公道斯则是美国南方的“基督复临派”信徒。

  美国不同于欧洲的世俗,精神圣杯在欧洲属于公共知识分子,而非教堂。欧洲政客如果宣称自己笃信某种宗教,那无异于自断前程。对美国而言,现代化不等于世俗化,他们的总统手按《圣经》宣誓就职,布什以教徒的口吻宣称伊拉克战争是“善和恶间宏大的斗争”。在美国这个84% 国民信教,超过四分之三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商业发达和科技先进只是一面,宗教信仰在其传统中根深蒂固。这个由新教徒建立的国家,自诩为上帝荣耀下的“山巅之城”,是最后的特殊例外的救世国,承担着拯救全人类的使命,要将基督教文明推向世界。其中的基督教右翼保守派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对美国政治影响力逐渐加强,大量教徒都是如道斯一般来自保守州县的低学历者。他们反对非婚性关系,反对堕胎,反对同性恋,反对福利国家。反对联合国,欧盟和一切国际组织,反对全球化,视克林顿夫妇为罪人。他们站在自由派,无神论知识分子,理性主义者,少数族裔和多元价值持有者的对立面。他们奉行以《圣经》理解现实的神学政治观,相信《启示录》的字句就是基督再次降临的时间表。他们认为一切动荡从天灾疾病、苏联解体到伊斯兰恐怖主义都是《启示录》预言中的混乱,是基督复临前的阵痛。他们强调美国的拯救者角色,支持美国对外战争,视其为善对恶之战。他们热切盼望战争,渴望冲突,因为那会使善与恶决战的时刻尽快到来,在那之后天国就会降临。

  

这部被国人视为“反战”和“人道”的《钢锯岭》实际上是陷入宗教狂热,鼓吹保守主义价值观复归,好战的“神道”电影。

  这样的“信仰”传统在不信教的国人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要了解他人,理解他种文明从来艰难,更何论尊重和认同。这也是为何一些深谙美国社会的华人精英对保守主义卷土重来,而不少国人对此抱着看美国笑话,还怀着民粹战胜精英的恶作剧式的快感而痛心疾首。因为他们深知这个“牛仔加牧师”,鼓励强者生存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关注公正和平等,向往自由与多元是多么不易,而退回到保守和排外是多么轻易。作为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移民国家,这又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太平洋上的牛仔如何定义文明

  

老牛仔、共和党老党员伊斯特伍德试图将视角转到曾经太平洋战场上的敌军一边,拍出了《硫磺岛的来信》。

  《钢锯岭》是保守教徒吉布森借主人公道斯之眼——在他看来同时是“上帝之眼”来看待太平洋战争。2006 年伊斯特伍德从美联社记者拍下的著名历史照片里获得灵感,在胶片上的硫磺岛插下《父辈的旗帜》。在描摹了美国英雄之后,这位老牛仔和共和党老党员试图将视角转到曾经太平洋战场上的敌军一边,拍出了《硫磺岛的来信》。影片中硫磺岛战役里,一众穷途末路,被皇民教育和军国主义钳制的日军士卒只能继续负隅顽抗,明知死路一条的他们凄凄然地写下家书绝笔。他们还人道地对待一个美军俘虏。这抛弃了一味仇恨和丑化,十分“现代”与“人性”。但是片中激发他们写信行为,唤醒他们人性的是美国俘虏留下的家书,里面用英语写着“坚持正义,即是正义”——来自美军士兵母亲的鼓励。于是这更像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安抚和彰显,前者代表着正义,不义的后者只能对此自惭形秽,敬服效仿。只是不知道这“正义”是否包括二战初期美国坐视德国蚕食欧洲,日本蹂躏中国的绥靖政策。希图“祸水东引”,好渔翁得利。结果导致了世界蒙受空前灾难,美国也迎来了珍珠港袭击。

  

《细细的红线》剧照。马利克凭借其一贯细腻的哲思和流转的诗意,试图把对战争的思考深化,将视角上升到更高的人类精神层面,站在地球万物的宏观角度进行终极探寻。

  1999 年,美国圣公会基督徒,哈佛哲学系毕业,曾师从海德格尔的泰伦斯·马利克也拍了一部太平洋战争电影《细细的红线》。马利克凭借其一贯细腻的哲思和流转的诗意,试图把对战争的思考深化,将视角上升到更高的人类精神层面,站在地球万物的宏观角度进行终极探寻。他将美日间的瓜达康纳尔岛战役,表现为宇宙间万物纷争的微末一隅。相对于吉布森的所信坚定,马利克的人物带有生命原初的惶惑,不断在心中发问。影片开篇就借由列兵维特之口发出了“世上为何有这么多战争,万物为何自相残杀,陆地和海洋为何互相对抗,大自然是否充满仇恨,善恶是否同时存在”的天问。维特是个逃兵,他隐居岛上,在阳光海水,密林鸟语中享受着自然的恩赐。他和土著人一起捕鱼耕作,玩耍嬉戏,回避着战争的恐怖。影片以这种与异族和睦共存,和谐自然的景象对比之后不同文明间的敌对和杀戮,充满悲悯地反思战争与人类,野蛮与文明,善与恶。

  

《细细的红线》

  不过正如片中美军得胜,乘着军舰离去时一个士兵的内心独白“哦,我的灵魂,让我相信上帝。透过我的双眼观看世界,看看您创造的万物,散发着生命光辉。”影片的发问和探求最终遁入了神学观念里。片中主人公维特由詹姆斯·卡维泽饰演,他还是吉布森《耶稣受难记》里的耶稣。选择这位虔诚天主教徒为主人公,或许不光是因为他纯洁的蓝色眼眸。

  

《细细的红线》

  《细细的红线》中被袭击的日军溃不成军,每个人都赤裸着瑟瑟发抖。他们身形幼稚,像没发育全的幼兽,咕哝着听不懂的语言,被美军拿捏。而岛上友善的黑皮肤土著,虽然状态原始衣不遮体,竟然一口流利英语。看来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区分了是否同类,是否“文明”。

  

《生命之树》开篇就是《圣经·约伯记》:“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的经文。

  马利克之后更拍了一部《生命之树》来体现他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开篇就是《圣经·约伯记》:“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的经文。影片所表现的,从生命的悲喜到万类的兴荣都笼罩在一种阳光照耀,泛白的,柔和却摄人的神光下。片中首尾两次出现一望无际的向日葵,如同恭顺的信徒,朵朵都面朝太阳。马利克勾画瞬息万变,悲喜无常的人生,以及兴荣更替的自然万类,都是为了赞美恒久如常的上帝,陈述他的神学宇宙观。美国批评者称其为“充满美国式基督教自恋情结的宇宙奇谈和神学布道电影”。

  谁也别自诩能代表上帝

  

吴宇森同样涉足太平洋战争,拍出《风语者》。

  作为一个被白人新教文明征服的大陆,历史上有过西进运动中对印第安人的血腥屠戮以及对黑人的残酷奴役;也经历过自由开放,引入移民,以及种族平权运动最终形成现今的格局和版图的多民族国家,种族问题一直是美国社会的顽疾。战争片虽是刻画国族间的对立和矛盾,但却能够唤起国家内部各族裔共御外敌,塑造“想象的共同体”。2000 年,吴宇森同样涉足太平洋战争,拍出《风语者》。在塞班岛战役中,美国土著纳瓦霍族的语言被作为密电码,一批美国土著作为译电员被征召入伍。他们实际上是活体译电机,一旦被俘,负责“保护”他们的海军士兵就必须枪杀他们,防止密码落入日军之手。而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海军陆战队“保护者”乔伊与他的保护对象亚吉结下了友谊。吴宇森试图通过刻画战争中不同族裔的友情,来书写种族和解共御外辱的国家主义。但片中白人和土著人这种岌岌可危的关系,正像是个残酷的种族关系隐喻。

  

片中“风语者”被白人战友排挤,因为他的长相太“亚洲”。

  片中“风语者”被白人战友排挤,因为他的长相太“亚洲”。这一方面钩沉出少数族裔在战争中被侮辱和伤害,其贡献被遮蔽的历史,破坏了价值观的“单纯”,导致票房失败。同时遭到评论家的刻薄批判,认为影片除了强烈的反日沙文主义情绪之外,吴宇森作为有色人种移民导演,“希望通过电影获得重写美国历史的权力”。他为印第安人“代言”,让他们放弃文化立场来获得主流话语认同,接受白人中心主义的历史观。

  

《生命之树》

  亨廷顿曾把人类文明总结为包括“中华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在内的几大文明,认为冷战之后世界的冲突和战争已不再因为贫富差异或者意识形态,而是“文明的冲突”。其观点睿智,但实际上是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上,对文明冲突的不可调和发出了警告,并希望西方文明“重建世界秩序”。他对文明冲突的和解,给出了悲观的预言。战争造成文明的巨大摧毁,生命的极大摧残。“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一切超越性的理想价值瞬间崩塌,“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只有魔鬼在人性废墟上狂笑。这不能不让人使人一再思考人类是否有共同的追求,是否是命运的共同体。能否超越文明的局限,存异而求同。

  

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在侵华日军角川身上寄托了个人思考,在内地银幕上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刻画了一个有文化有理智有人性的日军,引发了巨大争议。

  站在己方立场和视角上刻画一场“正邪与善恶”两立,书写战争的壮盛和英雄主义是简单的,如经典的太平洋战争电影《虎!虎!虎!》和《中途岛海战》。或者好莱坞式的儿女情长再多一点,把战争作为历史舞台,上演《珍珠港》式的言情戏。战争本就是国族间矛盾的激化,是破坏和死亡,制造着长久的伤痛记忆。考虑到那些还活着的战争受难者,任何希望跳出本国本族的立场来看待战争的努力更是艰难。毕竟世界大同遥不可期,自上帝打乱了地面上的语言后,巴别塔就再也没有建成过。2009 年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在侵华日军角川身上寄托了个人思考,在内地银幕上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刻画了一个有文化有理智有人性的日军,引发了巨大争议。学者崔卫平愤慨地批评影片“荒腔走板”,指责导演罔顾历史残酷,自以为是地给加害者以人性空间,让他们居然先获得了救赎,“给罪恶以华丽转身”。而华裔作家张纯如在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真相后,被残忍恐怖震惊,写书也无法让她在无限的历史黑暗中寻得救赎的出路,最终自尽。

  

风语者国语:探索语言与文化的深度交融

《血战钢锯岭》

  吉布森在《钢锯岭》中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循环式结构,召唤信仰复归,呼唤美国重回到保守主义的老路上。新当选的美国总统获得大量下层白人,保守教徒的支持。虽然自称长老派信徒的特朗普很少去教堂,但对于保守的宗教势力而言,相比希拉里的不可救药,他至少是可以被左右,可以被教化的。在当下美国这民粹,排外甚嚣尘上的气氛中,不由得令人想起二战前的德国。当时的德国急于试图摆脱一战后的消沉重振旗鼓。煽动性的领袖上台,撕去了“体面”,向支持者鼓吹种族优越论,是犹太人偷走了你们的财富。但愿在这世界历史转折的关头,不要像汤因比所言“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历史教训!”。而且,谁也别自诩能代表上帝。C

  —推荐阅读—

  演员|绿叶亦不凡:看日影黄金配角大叔们做戏做人

  新刊|电影造梦,美梦还是噩梦?

  温柔的依赖,疯狂的幻想,孤独的好奇——电影里那些宠物

  纪念|库布里克逝世18周年:上帝以为自己是谁?

  奥斯卡|《爱乐之城》:虚伪矫情

  大师|罗伯特·奥尔特曼:让二十世纪福克斯破产是他毕生的追求

  解析经典|《偷窥狂》:首部展现女性裸体的英国主流电影

  

  尊敬的读者:

  欢迎到当地邮局订阅《电影世界》。2017年我刊定价仍为25元,全年300元,每月5日出版,国内邮发代码:12-3。境外读者请与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联系,国际订阅代码:M667。

  除邮局订阅方式外,可以直接致电我社发行部订阅。凡到我部订阅,8折优惠,全年240元,平邮或快递。

  联系人:王春梅 电话:010-59007171-2020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在线购买《电影世界》3月刊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