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拍电影网
一部电影从叙事的角度讲,首先,它是由许多“情节点”组成的。然后,数个“情节点”组成一个“情节段落”。最后,数个“情节段落”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先解释两个概念:“情节点”和“情节段落”。
何为“情节点”
情节点1 2 3 4 40
┣━╋━╋━╋━╋━╋━╋━╋━╋━━┫
情节点是电影情节的基本单位。电影影像的基本单位是镜头,电影情节的基本单位是“情节点”。
如果说电影是由一个个镜头组接(剪辑)出来的,那么,从情节的角度讲,电影又是一个个“情节点”组接(剪辑)出来的。
如同镜头在影像中的作用,“情节点”同样缩短或者延伸我们所处的现实时空,创造了特殊的电影时空。同时,“情节点”又集中了矛盾,渲染了冲突,深化了主题,刺激了观众。
观众是需要刺激的,刺激是电影的特性,刺激也正是电影的魅力之所在。这里我所说的“刺激”,绝不仅仅是指它改变了现实的时空关系,更重要的是:从观众欣赏的角度讲,电影必须不断地使观众感到“意外”。观众不会满足于“原来如此”。就像镜头的剪辑是跳跃的一样,情节点的衔接也必须是跳跃的。
打个比方:观众看电影就好象一个人过一条河,观众不会满足于从桥上正常地走过。而电影中的“情节点”就好似河中从此岸到彼岸的一块块迈石。观众要过河,就要在随时随刻都可能落入水中的战战兢兢和惊心动魄中,一步一步地跳向对岸。
好莱坞电影剧作的一个核心要求是:电影中的每个情节点都必须是观众想不到的。比如“1”的后面本来应该是“2”,要是编剧在“1”的后面真的写了“2”,这个电影肯定“死定”了。
电影编剧必须是在“1”的后面写“3”。观众想到的是“2”,观众没有想到,观众才会觉得确实编剧比自己聪明!这样,观众才会去看这个电影。实际上,看电影的过程,是电影编剧与电影观众的一个智慧较量的过程。
好莱坞的电影编剧,为了使电影中的情节点更加精彩,他们在写剧本的时候,会把所有的情节点制作成卡片,挂在墙上。然后不断调整这些卡片。一旦编剧觉得自己想到的下一个情节点是“2”不是“3”的话,就会把这个点拿下来。
这也正是好莱坞电影故事扎实饱满,好莱坞电影好看,好莱坞电影占领世界主要电影市场的重要原因。
很多中国电影很可笑,下一个情节点不仅没有到“3”,甚至没有到“2”,只到了“1.5”。所以,观众看电影的时候,就会十分得意,十分快活,就会笑声不断。因为他觉得自己很聪明,起码比电影的编剧和导演聪明。
何为“情节段落”
一般来讲,一部两个小时标准长度的电影的情节,由几十个“情节点”组成。那么何为“情节段落”?
1、数个“情节点”组成一个“情节段落”。
2、“情节段落”往往是围绕情节主线展开的。
3、一部电影由十个左右的“情节段落”组成。
4、一个情节段落如同一条铁链中的一环。
一部影片应该如同由十多个铁环钩在一起的一条铁链。其中,一个铁环就是一个“情节段落”。所以作为“情节段落”的“落点”的那个“情节点”非常重要。
它要巧妙地“钩住”前后两个“情节段落”,使前后两个“情节段落”有所关联,从而既结束了上一个“情节段落”,同时又巧妙地引出了下面一个“情节段落”。
例如美国影片《唐人街》的一个情节段落——“调查私通”:
私家侦探吉蒂斯受当地要人墨尔雷太太之雇,去调查墨尔雷先生与哪个女子私通。吉蒂斯终于拍到了墨尔雷与某女子幽会的照片,而且,照片上了报。大功告成后,吉蒂斯回到办公室。这时,一个女子在办公室等他。女子问吉蒂斯:“你认识我吗?”(她才是真正的墨尔雷太太。)
“调查私通”是一个完整的情节段落。这个段落的最后一个情节点是:真正的墨尔雷太太来到侦探所,她质问吉蒂斯:“你认识我吗?”该情节点就是“调查私通”这个情节段落的“落点”。该情节点既结束了该情节段落,同时,它又巧妙地引出了下面一个情节段落。
电影格局
我认为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对于我们学习电影剧本写作的人来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悉德·菲尔德认为:一部电影,在格局上,它应该是下面这个样子:
我们观察上面这个图例,它包涵的主要内容有:
1、电影格局的三部分
一部影片,不管它的“情节点”有多少,“情节段落”有多少,它都可分为三个部分:A、开头B、发展C、结尾
2、三个部分在影片中的时间比例
如果一部电影的长度是两小时(120分钟)的话,那么,开头、发展、结尾三部分所占的时间比例如下:
开头:30分钟,占整部电影时间总长度的1/4
发展:60分钟,占整部电影时间总长度的2/4
结尾:30分钟,占整部电影时间总长度的1/4
3、“情节点Ⅰ”、“情节点Ⅱ”、“情节点Ⅲ”
“情节点Ⅰ”、“情节点Ⅱ”、“情节点Ⅲ”是电影中异常重要的情节点。它们不仅是电影开头、发展、结尾三部分的重要标志,同时,它们在电影的整个格局中,其作用也至关重要。
更
多
精
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