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团圆为主题的亲情特色
团圆,是中秋文化的精神内核。中秋之夜,明月当空,辉洒大地,人们把月圆当做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花好月圆的美好景象既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中国“天人合一”、“中道和谐”哲学理念的反映。中秋把团圆与和谐体现得淋漓尽致,完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认同、沟通、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这种向往团圆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更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传统的节日永远不会丢失。中秋像固化的山,中秋像流淌的河,中秋不仅仅是一页日历,更应是承载着民族文化核心精神的一个庆典。有学者认为:中秋国假,给予了国人一个时空,让我们将那些不经意流逝的传统重新拾起。我们应该肩负重任,接好文化传承中象征民族凝聚力的团圆内核精华传承下去。让这属于中国人的中秋国假,过得更中国化。
中华民族向来有浓厚的家族观念,重视亲族间的血脉联系,成员的团聚是维系和确认家族纽带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一个以团圆为主题的节日,中秋节的节俗是以四大精神内核为核心的。
秋月祀丰收 秋祀是在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仙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中国古人看来,月亮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负载着深邃的象征意义。祭祀的供品也有讲究,必定要有月饼,此外毛豆、芋头、花生、鲜藕等蔬果也是必备,讲究“团团圆圆”。这些供品都是新收获的蔬果,人们祈丰收、求团圆的美好愿望既是为了酬谢老天,也是预祝来年的丰收。
拜月祈心愿拜月乃是中秋重要的仪式。人们清扫庭院,设立香案,摆放供品,燃烛焚香,拜月许愿。拜月曾经是女性的专利,姑娘们借此祈求能长得更加美貌、心灵手巧,嫁个好夫君。中秋佳节顺应着中国人的感情需要,中秋夜,人们沐浴同一轮月光,共享象征团圆的月饼,品尝新收获的瓜果,分享亲情与友情,是中国人极为重要的精神需要,体现了中国人对团圆、幸福生活的憧憬。
月圆求团圆“团圆”是中秋节文化的重要元素,增添了节日的人情味。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人们想念家人的情怀却不曾改变。聚少离多是人生的常态,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在中秋和家人团聚。中国古代就称中秋为 “团圆节”。圆润澄澈的中秋明月,一家人在月光下许完愿后,就开始赏月。分食月饼是赏月的重头戏,人们根据家庭人数切成几份,把第一块呈给家中的老人,剩下的分而食之,名曰“吃团圆饼”。只有让担当传承文明任务的新生代们真正领悟中秋文化,才能将其传承下去。让我们从平淡朴素的月饼中感悟到真正的团圆和甜蜜
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代表中国人生活的理想境界和“人月两圆”的意境,自古就是中国人特别追求的美好人伦境界。从古到今,在与中秋有关的诗词中,思乡恋家是最大的主题。宋朝诗人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就是在中秋欢饮后,想起弟弟苏辙,情不自禁写下的,至今仍是中秋节日人们引用最多的祝愿。
国家有意识把中秋节纳入法定假期,这在文化传承上将对国民产生深远的影响。让80、90后,这一批刚接过文化传承接力棒的新生代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静静感受中秋,细细体会团圆,时间上润物无声的积淀。作为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促进剂,中秋节是祖先赐给我们后人的民俗文化瑰宝。这个节日传承至今而不衰,14亿中国人不约而同对1300年前节日的认同,是多么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
-----------------------------------------------
如何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